瞭望 | 城乡融合嘉湖探索_天天动态
在城乡携手共进中,嘉兴、湖州两地始终把乡村与城镇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让繁华的城市与安宁的乡村互融共生、共治共享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弢 郑梦雨
(资料图片)
当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城与乡的变迁,一点一滴、一笔一画都记录着之江大地躬身前行的耕耘时光。作为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省份之一的浙江,于3年前在北部划出了两块“试验田”。
2019年12月,浙江省嘉兴市与湖州市以嘉湖片区整体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计划到2025年,嘉湖试验区在健全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等五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全国前列,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这场重塑城乡关系的试验拉开后,嘉湖两地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聚力城乡一体、缩小收入差距,全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基层治理能力,着力形成富庶均衡的新格局。
打通城乡要素间的双向流通渠道
城乡均衡协调发展首先是拆掉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墙”,使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步入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绿化美观整洁,临街的店铺鳞次栉比,配套的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这里是秀洲区启动的农房改造集聚试点之一,几年间,新塍镇的农户实现了集中居住,宅基地被复垦整理,按一定比例用来建设社区和开发工商业。
居民“上楼”后,户籍住址不变、户口簿不换,原有农村权益不受影响。“我们打破跨行政区域的壁垒,首创了进城农民登记备案制度,对全域土地整治退出宅基地后,实施公寓房安置,加快转移农民市民化。”新塍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居住地变社区后,农民便可就近就地享受各类优质公共服务。
一子落而满盘活。如今嘉兴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家家户户的“小田”连成了“大田”,实现了农户集中居住、农田连片耕作。分散的宅基地也化零为整,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土地要素供给,进城农民由此点亮“带着承包地进城”的梦想。
8年前,不到30岁的姚立凡放弃了在杭州的生活,回到故乡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成为一名农创客。2020年,他通过自留地置换,“拎包入驻”了姚庄镇搭建的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为自家草莓园插上“智慧之翼”。
城乡融合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让人才到乡村进得来、稳得住、干得好?在嘉兴、湖州的农创园能够找到答案:政府提供现代化设施大棚等生产硬件,加速设施用地审批,配齐“农创大院”等生活硬件,还让创客享有租金优惠、贴息贷款等服务。
在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北港村的本道农业果蔬基地,蔬菜家庭农场主谢去非一大早就忙碌开来,将农场里刚采摘的新鲜果蔬装车运往全区的学校、企事业单位。作为当地最年轻的大学生返乡农创客,谢去非在政府的支持下,流转了村里802亩集体土地,主营精品果蔬种植、农产品包装配送及休闲农业开发。如今他成立的“众创田园”,带动周边农户就业270余人,收购订单农户农产品多达20000吨。
不止于此,嘉兴、湖州还相继出台了乡村振兴人才政策:聘请“乡村振兴规划师”,着力培养基层人才;成立“善农客”领创人才联盟,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优秀创业人才……一项项政策畅通了城乡人才双向流动通道,盘活城乡两端人才资源,形成人才共享机制。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的世合有机农园的蔬菜大棚内,工作人员遥控操作植保机器人进行施肥作业(2023年2月15日摄) 徐昱摄/本刊
产业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城乡差距大,基础性的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差距大。统筹城乡给农业升级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走进嘉兴市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派数字化、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农业景象:数字农业生态工厂自主研发了沙培、水培、气雾培等种植模式,并依托农业智慧云平台、智能植保车、5G基站等数字化装备,建立从田园到餐桌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体系。
数字赋能现代农业,为产业兴旺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嘉兴紧抓“数字农业”建设的“牛鼻子”,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同时,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市县两级均出台政策,对农开区建设给予最高6000万元扶持,并突出一二三产业联动开发,推动融合发展。
目前,嘉兴已经实现7个县(市、区)农业经济开发区全覆盖,累计集聚项目159个,其中三分之一是超亿元项目,涉农投资超150亿元。
除了科技创新变为产业兴旺的“关键变量”,嘉兴、湖州两地还以农业为基础,以乡村空间为载体,湖州利用自然、历史、文化、产业资源,通过差异化定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化经营之路。
“在外不称白杨人”曾是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白杨村村民的口头禅。白杨村党总支书记夏橡栋说,因为交通区位和地理资源局限,白杨村曾闭塞落后,年轻人不愿回来,老年人留守多,村庄发展停滞不前。
如今,白杨村决定深耕“旅游+民宿”和“旅游+研学”,让生态环境“变现”。昔日百余亩的石矿地块变成了野奢营地。在共建共享中,村民利益也得到了保障。“村里流转了870亩农田,其中300亩免费分派给村民进行自然种植,并进行统一销售,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夏橡栋说。
从2019年到2022年,白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0万元增长到366万元。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说,嘉湖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就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协同产业发展新平台,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发展,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共建共治共享同筑幸福
在城乡携手共进中,嘉兴、湖州两地始终把乡村与城镇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让繁华的城市与安宁的乡村互融共生、共治共享。
实现“看病自由”是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茅坞村村民毛彩凤最大的心愿。年近八旬的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早些年,毛彩凤复查、配药,都要叫车或坐公交车到镇上卫生院,一人看病,全家人跟着折腾。
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湖州定期开出“慢病服务班车”,将医护专家、设备、药物、服务下沉到村(社)。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专业预防、诊疗、康复等全周期服务。“如今,家庭医生都会定期上门给我检查,从吃药、锻炼到日常饮食起居给我全面照料。”毛彩凤说。
服务保障曾是城乡最大的鸿沟之一。目前,在湖州、嘉兴,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多个方面已实现城乡居民均等化。
比如,在嘉兴,农民人手一张市民卡,凭着它,村民可以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保险;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先行先试,实现了教师配置优质均衡,教学资源互通共享,城乡学校各美其美。
幸福感,还来自治理环境的点滴改善。在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一场场“板凳法庭”别开生面,由街道司法所、村调解主任、村道德评判团组成的调解团你一言我一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化解了一个个邻里纠纷。
村民法治驿站、“板凳法庭”、阳光议事厅……多年来,“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乡村善治局面在嘉湖大地上逐渐形成。
来到嘉兴、湖州,很多人已分不清何处是城,哪里是乡。长三角城市群中心位置的这片区域,正不断展现城乡融合共富的诗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