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探访淄博古村落︱博山区镇门峪村:岁月斑驳 乡愁绵长

发布时间:2023-05-30 08:30:35来源:博览新闻
01:13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资料图片)

记者徐光莹

乡愁,是一抹绵长的思绪,萦绕在心头脑海,挥之不去。

乡愁,是斑驳的光影时光,记忆里的村庄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热闹不再。

在博山西面的大山深处,有一处古老的村落,以其遗留的民居建筑,独特的狭窄巷道,还有优秀的历史人文,而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已老去,树影仍婆娑,繁华卸下后的美丽村庄,只留下朴实无华和美好回忆。

这便是博山区域城镇镇门峪村。

石房子的老味道

镇门峪村位于博山城区西北部20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建村,东与域城镇黄连峪村毗连,西与济南市章丘区冯张宅村接壤,南与域城镇峪口村为邻,北与淄川区岭子镇五股泉村相连。全村共有姓氏4家,以郑为大姓。据《郑氏族谱》载,郑氏在明嘉靖以前迁居此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淄川县志》载村名为“榛门峪”。据传,因此处为章丘平原进入东部山区的门户,古代榛木丛生,故而得名榛门峪;后演变为镇门峪。

镇门峪村依山而建,盘卧而居,巷道两面满是石头堆砌的民居,颇有一番寻古的味道。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大多是布局合理的四合院,虽然很多已经人去院空,但那用一层一层石板堆砌起来的院墙,从下到上全是纹理美观的方正青石的房屋,黄麦草或小麦秸秆覆盖的屋顶,外挑石板形成的排水檐口以及石墙上木结构的手工窗棂,被岁月洗礼而磨平棱角的石头台阶等,都映照出曾经的尘世起伏和烟云繁华。尤其那两座高大雄伟的“姐妹楼房”,高高耸立在村中,以为是完全对称的两座楼,仔细一看才发现它们的门窗设计、装饰细节、精美石雕等都不完全一样,让人充分领略了对称美中非对称美的跳跃,也惊叹于古时的人们对于房屋设计的匠心独运,似乎还有些俏皮的可爱留存其中。

村里78岁的郑元梓老人对记者说,村庄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四合院有9家,以郑家大院为主,每处院落长20米至24米,宽16米至20米不等,多数始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为典型的北方四合式院落。

站在村中东西走向的一条主巷道中,看着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蹒跚向前,刚在菜地里忙活完的大姐肩挑井水回家去,颤颤巍巍中写就了岁月的变迁和生活的平淡。

“村里基本只有二三十个老人了,年轻人都下山闯荡去了。”郑元梓老人淡淡地说。

难忘曾经的烽火岁月

博(山)岭(子)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十里之长,一沟之宽”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原淄川县委、县政府和八路军兵工厂所在地,著名的毕家洞战斗就发生在这里。这里的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作出巨大贡献。

郑元梓老人带着我们穿行村中小路,指着其中几间普通民宅说,这就是原淄川县委、县政府办公旧址。房屋下面有券屋,平时房主用于储藏柴草之用;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快速藏匿东西。工作人员住所在办公地邻近几间屋内。办公场所对面有一座二层小楼,由于地势较高,平时用于观察周边情况。1940年,原淄川县委在镇门峪村先后举办两期村政干部及自卫团干部培训班,受训干部达190余人;其后还举办了党员基础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1941年,日军对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村内房屋全部被烧毁。1942年,在抗战最艰苦的年月,当地军民在原淄川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位于村东一个比较隐蔽的四合院内。1940年夏,原淄川县委、县政府入驻后,建立了县委修械所,修械所主要负责枪械修理及简单的兵器制造。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民兵组织的壮大,八路军在周边活动增加。八路军某部在此建立了兵工厂,主要制造枪支、子弹、地雷、手榴弹、土炮、土炸药及枪械修理。在抗日战争期间,兵工厂曾多次遇到险情,但由于转移及时,一直保存下来,直至解放战争初期。

毕家洞位于镇门峪村村东一条叫后峪的山峪中,离村子不远。从前,曾有一毕姓人家在此居住过,因而得名。该洞嵌在悬崖中,四周松柏荟萃,灌木丛生。通往洞口的一条小路,陡峭而曲折。洞口坐东朝西,直径只有1米多。该洞在众多天然洞穴中虽不算奇洞,然而使它闻名的是镇门峪村5位村民打日本鬼子的悲壮故事。

1941年9月的一天早晨,镇门峪村青年农民郑作祥、郑作法、李在斌,与年过半百的李在斌父亲及其刚刚5岁的儿子,在为八路军送煎饼的途中,不巧遇到扫荡的日军,只好躲进了毕家洞中。随后在与日军的英勇斗争中,两人不幸牺牲。

听着郑元梓老人讲述的革命故事,我们不禁潸然泪下。

“小三峡”风光如画

镇门峪村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它背靠东大岭,面向海拔715.7米高山,青杨河从村西自南向西北流去,注入小清河。四面环山,植被茂密,龙门天池就坐落于峡谷之中的青杨河上,天池四周及底部有众多泉眼,也为水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龙门天池为石门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人称“江北小三峡”,又称镇门峪水库,竣工于1988年,1992年村里为开发旅游业,环四周进行绿化。

观音庙位于村南观音洞(原名后石屋洞)中,系天然石洞,因新塑观音而得名。该庙坐南朝北,洞口上方悬崖峭壁高数丈,四周山幽林茂、松柏常青,庙前即为龙门天池。

青杨河上,有一座雄伟的镇门峪大桥,它始建于1980年,为砌石单孔拱桥。桥长45米,宽8米,高16米,成为通往济南市章丘区及连接镇门峪村南北两部分的跨河大桥。

春天,百花盛开,千姿百态的野花争相斗艳,香飘万里;夏天,绿树成荫,灌木丛生,避暑休闲;秋天,红叶似火,又变成“枫叶红于二月花”的驴友圣地;冬天,雾凇笼罩,到处一派北国风光。所以说,这里的一年四季皆是美景,成为名副其实的婚纱摄影基地和户外爱好者的打卡地。

尤其到了冬天,来赏镇门峪冰瀑的游客络绎不绝。镇门峪冰瀑得到大坝西侧才能看得见。水库满后缓慢溢出大坝,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冻成冰凌。只见冰瀑晶莹剔透,璀璨耀眼,宛如凝结在半空中的童话。

一季一味道,一景一感悟。找一个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日子,择一处隐匿于大山之间的美丽乡村,远离喧嚣、回归淳朴,感受仿佛时间停滞的古村慢生活……那就来镇门峪村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more